蠶豆是一種美味營養的食物
很多家長也想給寶寶嘗嘗
但是這道美味
居然可能是一種
可怕疾病的導火索!
甚至危及生命
今天,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小小蠶豆為何致命!
一、什么是蠶豆病?
蠶豆病,醫學名稱為葡萄糖-6-磷酸脫氫(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缺乏癥,是由于G6PD基因突變,導致G6PD活性降低,紅細胞不能抵抗氧化損傷而遭受破壞,引起機體溶血性貧血的一種遺傳性溶血性疾病。 患者常因食用蠶豆而發病,俗稱“蠶豆病”。
二、蠶豆病有什么臨床表型?
蠶豆病患者臨床表現差異大,從無癥狀到新生兒黃疸、藥物或感染造成的急性溶血和重癥慢性非球形細胞溶血性貧血,嚴重者可導致新生兒核黃疸,造成永久性神經系統的損害。
絕大部分患者接觸誘因后1~3天發病,蠶豆誘發的溶血癥狀常重于藥物誘發的溶血,新鮮蠶豆比蠶豆制品危害更大。
三、為什么要進行G6PD篩查及基因檢測?
我國是G6PD缺乏癥的高發區之一,呈“南高北低”的分布特點,南方地區發病率可達4%~20%。
G6PD 缺乏癥屬X連鎖不完全顯性遺傳病,通常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G6PD酶缺乏的表現度不一,一些女性攜帶者(雜合子)酶活性可能正常。因此,即使是無癥狀的攜帶者母親也可能生下G6PD缺乏癥的患兒。
目前,蠶豆病雖無法根治,但我們仍然可以積極預防,如密切觀察G6PD缺乏的新生兒,及時治療急性溶血,可以避免發生嚴重的黃疸甚至核黃疸。
因此,在高危地區,大規模人群特別是孕產婦和新生兒進行G6PD篩查檢測是十分重要的!
G6PD篩查及基因檢測適用人群:
育齡人群/孕婦:進行檢測,可以及早獲悉自身是否是攜帶者,為自身及孩子的就醫用藥提供終生指導。
新生兒:新生兒G6PD缺乏癥篩查,為孩子的就醫用藥提供終生指導。
兒童:盡早為孩子進行基因檢測可提前獲知存在的風險,避免誤食蠶豆或誤用藥物而發生蠶豆病。
蠶豆病/貧血患者及其親屬:通過基因檢測可以明確病因,同時蠶豆病患者的親屬屬于高危人群應及早進行篩查。
已育有蠶豆病兒的夫妻:自身酶代謝正常(母親為雜合體的情況),但生育蠶豆病患兒的夫妻,進行基因檢測查明原因,為生育健康的二胎提供指導。
岳陽市婦幼保健院醫學遺傳科自2004年成功創立湖南省第一家市級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后,開始在新生兒人群中開展新生兒疾病篩查(包括G6PD篩查),后續又開展了G6PD基因診斷工作,進一步完善技術路線。
截止2024年,我科共完成G6PD篩查數十萬余例,陽性患兒均進行完善后續治療管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做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業廣告目的,且不提供診療建議。如有相關疾病,請及時于正規醫院就診,謹遵醫囑。其中部分圖片來自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將盡快刪除。
供稿:醫學遺傳科 鄧靜 編輯:宣傳辦
一審:金鵬 二審:張文茂、祝群 三審:劉艷平
欄目:婦幼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