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冬季,氣溫逐漸降低,很多人被流感“盯上”了,免疫力低下的人隨時都有可能“中招”,所以不可輕視!
為什么冬季是流感高發期?
進入冬季,氣溫下降,大家在室內停留時間長,與可能攜帶病毒的人更近距離的接觸,感染機會大。
另外,冬季空氣也變得干燥,當人們得了流感后,在咳嗽或打噴嚏時,會從鼻子和嘴巴噴出許多微粒。在潮濕的空氣中,這些微粒可能很容易和水蒸氣一起落到地面上。但在干燥的空氣中,這些微粒會分解成更小的微粒,在空中飄浮很長時間,更容易被我們吸入呼吸道從而致病。
因此,冬季是流感高發季,大家要做好防護。
流感如何傳播?
流感患者和隱性感染者是季節性流感的主要傳染源,被感染的動物也可能是一種傳染源。
流感的傳播途徑以飛沫傳播為主,也可通過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
在學校、托幼機構和養老機構等人群密集的場所易發生聚集性疫情。
流感的臨床表現
一般表現為急性起病,前驅期有乏力癥狀,很快出現高熱(可達39℃~40℃)、畏寒、寒戰、頭痛、全身肌肉關節酸痛等全身中毒癥狀,可伴或不伴鼻塞、流鼻涕、咽喉痛、干咳、胸骨后不適、顏面潮紅、眼結膜充血等局部癥狀。
流感病程通常為4~7天,少數患者咳嗽可能持續數周之久。
兒童發熱程度通常高于成人,患乙型流感時惡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較成人多見。
新生兒可表現為嗜睡、拒奶、呼吸暫停等。
脆弱群體如何有效應對
流感高發季?
1.日常生活中做好防護
·秋冬晝夜溫差大,要根據氣溫的變化適時增減衣服。
·另外,陽光既有助于室內保暖,又有利于殺菌消毒,應充分利用,保證室內接受日光充分照射。
·在流感流行季節盡量減少到人群密集場所活動,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避免與流感患者接觸,戴口罩、勤洗手,做好防護措施。
2.接種流感疫苗
應對流感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接種流感疫苗,流感疫苗能明顯降低感染后發生嚴重并發癥、死亡的風險。
推薦60歲及以上老年人、6月齡至5歲兒童、孕婦、慢性病患者和醫務人員等重點人群,每年優先接種流感疫苗。
3.流感早期積極治療
由于流感對老年人和基礎疾病患者危害較大,容易引起肺炎等嚴重并發癥。
因此這類高危人群不要盲目等待自愈,盡早就醫,遵醫囑使用抗病毒藥物。抗病毒藥物在出現發熱癥狀48小時之內使用效果最好。但也要注意絕大多數流感抗病毒藥物是處方藥,需經醫生評估才能使用。
4.筑牢免疫屏障
·流感的感染與免疫力低下有關,因而加強抵抗力是預防流感的關鍵,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加強體育鍛煉,尤其需要均衡營養,全面提高人體的抵抗力,避免過于疲勞,保證充足的睡眠。
·對于腫瘤患者等長期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來說,也可以合理使用注射用胸腺法新改善免疫抑制狀態,提升機體免疫功能,以便應對流感等感染疾病的威脅。
免責聲明:本文僅做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業廣告目的,且不提供診療建議。如有相關疾病,請及時于正規醫院就診,謹遵醫囑。其中部分圖片來自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將盡快刪除。
供稿:兒童保健與康復醫學中心 曾元香 編輯:宣傳辦
一審:羅滔 二審:劉艷平 三審:涂劍
欄目:婦幼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