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嬰幼兒營養喂養評估服務指南(試行)》,進一步加強嬰幼兒營養喂養評估服務。本次指南在以往嬰幼兒膳食營養攝入推薦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出了《3歲以下嬰幼兒營養喂養評估表》,推廣對養育人進行喂養行為評估,以降低貧血、生長遲緩發病率,減少超重肥胖的發生。
那么科學嬰幼兒營養喂養怎么做?今天,就讓小編來帶大家看指南,輕松掌握嬰幼兒營養喂養干貨知識。
核心知識
一、滿6月齡之前(滿月、3月齡)
認識母乳喂養的重要性
?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天然食物。
?0~6月齡嬰兒提倡純母乳喂養。母乳含有豐富的營養素、免疫活性物質和水分,能夠滿足0~6個月嬰兒生長發育所需全部營養。
?母乳喂養可促進大腦發育,增進親子關系。
?可降低感冒、腹瀉、肺炎等疾病風險,減少成年期肥胖、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等慢性病發生。
?減少母親產后出血、乳腺癌、卵巢癌的發生風險。
喂養行為評價
“母乳喂養合理”:純母乳按需喂養,3月齡內每日母乳喂養8~10次或以上,不添加水和其他食物。
“母乳喂養不合理”:添加水和其他食物的,或者3月齡內嬰兒每日母乳喂養次數低于8次。
“喂奶量適宜”:混合喂養和人工喂養:滿月時每日喂奶約600~700ml,3月齡時每日喂奶約800~900ml。
“喂奶量不適宜”:滿月、3月齡時未達到或超過上述喂奶量,存在喂養不足或喂養過度風險。
二、滿6月齡至滿24月
(6、8、12、18、24月齡)
6月齡后母乳喂養已不能完全滿足生長發育需求,應在繼續母乳喂養的同時添加輔食。添加輔食需要遵循由少量到多量、由一種到多種的原則,引導嬰兒逐步適應。
輔食添加
添加次數:6~8月齡每日添加1~2次,9~12月齡每日增為2~3,1~2歲幼兒鼓勵與家庭成員共同進食3正餐,期間加餐2次。
添加種類:包括7大類食物,分別為谷薯類、豆類和堅果類、動物性食物(魚、禽、肉及內臟)、蛋類、含維生素A豐富的深色蔬果、其他淺色蔬果、奶類及奶制品。
關鍵提醒:新輔食需逐樣添加,引入后觀察3-5天。逐漸至每日添加輔食種類應不少于4類,且至少包含1種富鐵動物性食物、1種蔬菜和1種谷薯類食物。1-2歲3個正餐宜單獨制作。
鐵的添加
出生后來自母體的儲備鐵,可基本滿足前6個月生長發育需要。
6月齡后,嬰兒鐵儲備耗盡,母乳喂養只能提供約5%鐵需要量,95%的鐵需要量要通過進食輔食獲得。
如未及時添加含鐵豐富的輔食,易發生鐵缺乏和缺鐵性貧血,影響大腦發育,也會影響神經、消化、心血管、骨骼、免疫等多個系統的生長發育。
喂養行為評價
“添加種類適宜”:每日從7大類食物中選材制作輔食,每日添加的輔食種類不少于4類,且至少包括1種富鐵動物性食物、1種蔬果和1種谷薯類食物。
“輔食頻次適宜”:6月齡、8月齡嬰兒,每日輔食次數達到1~2次,至12月齡,每日添加輔食次數達到2~3次。
“進餐次數適宜”:18月齡、24月齡幼兒,每日早、中、晚三餐正餐達到3次,輔食單獨制作,正餐期間加餐2次。
“飲奶量適宜”:6月齡~24月齡嬰幼兒每日仍需哺喂或飲奶。每日飲奶量達到下述要求。
??6月齡嬰兒每日哺喂奶類5~6次,奶量800~1000ml;
??8月齡嬰兒每日哺喂奶類4~5次,奶量700~800ml;
??12月齡嬰幼兒每日哺喂奶類2~3次,奶量600~700ml;
??18月齡、24月齡嬰幼兒每日飲奶2~3次,奶量400~600ml。
三、24月齡至36月齡之間
(30、36月齡)
均衡營養、規律就餐
??引導幼兒家庭膳食,與家人一起進食3餐,期間加餐2次。兩正餐之間間隔4~5小時,加餐與正餐之間間隔1.5~2小時,加餐分別安排在上、下午各一次。
??選擇新鮮、營養豐富的食材,制作多樣化食物,保障膳食營養均衡。
??24月齡后,家庭膳食應口味清淡,應少鹽少糖,控制糖、鹽攝入量。
??鼓勵幼兒每天飲奶。
??引導幼兒獨立自主進食,進餐時間控制在30分鐘以內,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飲食行為。
喂養行為評價
“進食種類適宜”:幼兒每日進食食物種類不少于4類,且至少包括1種富鐵動物性食物、1種蔬菜和1種谷薯類食物。
“進餐次數適宜”:幼兒每日早、中、晚三餐正餐達到3次,且期間加餐2次的,評估為。
“飲食行為良好”:幼兒能獨立進食且每餐進餐時間不超過30分鐘。
-岳陽市婦幼保健院-
產后康復及盆底康復中心簡介
岳陽市婦幼保健院產后康復及盆底康復中心是湖南省盆底專科聯盟副主席單位、岳陽市盆底功能障礙性診治中心,是岳陽市首家女性盆底康復及產后恢復的診療中心。
主要開展盆底生物反饋治療、私密射頻消融技術、產后塑身、腹直肌分離治療、產后開奶·乳腺疏通、產后子宮復舊、骨盆旋轉康復、產后運動康復、督脈熏蒸、中醫養生養發、產后心理門診等醫療技術項目。率先在全市開展“月子套餐”上門服務,運用國際“伊美德爾”產后康復標準和普林格爾產后康復技術,讓產婦得到更全面健康的恢復。
咨詢電話:0730-8600662
地址:岳陽市婦幼保健院(新院區)綜合樓十四樓
免責聲明:本文僅做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業廣告目的,且不提供診療建議。如有相關疾病,請及時于正規醫院就診,謹遵醫囑。其中部分圖片來自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將盡快刪除。
供稿:產后康復及盆底康復中心 劉成
編輯:宣傳辦
一審:楊慧 二審:劉艷平 三審:涂劍
欄目:婦幼健康科普